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”
最近发现不少朋友都在问:为什么换了服务器还在被Cloudways扣信用卡?这让我想起自己两年前第一次用Cloudways时,也差点被他们的自动续费机制『坑』了。当时我天真地以为只要不用服务器就不会收费,结果第二个月账单还是照常划走了200多美金——原来他们家就像手机话费套餐,只要绑定了信用卡就会自动续费,哪怕你已经把网站迁到其他平台了!
这里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(敲黑板):Cloudways的付费机制和我们熟悉的阿里云、腾讯云不太一样。他们的计费周期是按小时计算的,就像拧不紧的水龙头,只要账户里还有存活的服务器或者附加服务,就会一直『滴答滴』扣钱。我有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更夸张,因为忘记删除测试用的服务器,半年多被扣了将近5000块!
最要命的是他们的操作界面设计——想取消自动扣费?根本找不到显眼的『关闭自动续费』按钮!后来我才摸索出来,原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像拆炸弹一样,把服务器和相关服务逐个删除。不过这里有个小技巧分享给大家:如果只是暂时不用,可以先把服务器配置备份到本地,这样下次要用时通过第三方迁移工具就能快速恢复,既省了续费钱又不用重新配置环境。
说到这可能有朋友要问:那我直接注销账户不就好了?千万别!上周刚有个客户吃了这个亏,他把账户注销得干干净净,结果三个月后想重新使用时,发现之前积累的优惠资格和配置记录全没了,重新注册审核又花了整整一周时间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像整理衣柜那样,把暂时不用的『衣服』(服务器)都清空,但留着『衣柜』(账户)本身。
最后给大家划个重点:Cloudways的扣费逻辑就像健身房会员卡,只要你账户里还有『设备』在使用就会持续扣费。建议每个月登录后台检查Real Time Billing页面,就像查信用卡账单一样养成习惯。如果看到有不明费用,马上点击服务器列表右侧的三个点——先Stop再Delete,这套『暂停+删除』组合拳打下来,保证你的信用卡再也不会被悄悄扣款啦!
你知道吗?Cloudways的计费方式其实和用手机流量很像,用多少算多少。上个月我刚续费时发现账单明细特别清楚,原来他们有个实时账单功能,在账户后台的Real Time Billing页面,能像看购物小票一样看到每项服务花了多少钱。记得有次我临时加了CDN加速,第二天账单里就显示得明明白白,这种透明消费确实挺让人安心的。
我刚开始用的时候总担心被多扣费,后来发现他们的计费周期特别有意思,就像超市的电子秤一样精准到小时计费。比如你下午3点升级了服务器配置,到第二天上午10点又降回去,系统会自动分段计算这两段时间的费用。有次我测试网站流量突增,临时开了大内存服务器,结果发现每小时账单都跟着资源配置实时变动,这个设计对控制成本真的很有帮助。
最近有读者问我:『明明已经不用Cloudways的CDN加速了,怎么还在扣钱?』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,当时忘记取消某个附加服务被扣了大半年冤枉钱。其实管理付费项目就像整理衣柜——不用的功能要及时清理。
在「Real Time Billing」页面(查看计费明细技巧),你会看到所有正在计费的服务。想停用某个功能,千万别直接关闭浏览器,记得要点击服务旁边的『暂停』或『删除』才算数。有个小技巧:在月初操作可以避免产生当月整月费用。
要是彻底不用服务器了,直接删除是最干脆的做法。不过要注意,这就像扔旧手机——记得先备份重要数据。最近有朋友误删了未备份的网站,最后只能花钱找数据恢复公司。删除服务器时系统会反复确认,就像网购时的『你真的要清空购物车吗』提示,这时候千万别手快乱点!
这里有个冷知识:删除服务器后,关联的附加服务不会自动停止!我有次删了服务器但忘记取消监控服务,结果被持续扣费3个月。建议大家操作完成后,再去计费页面复查一遍,就像吃完饭要检查餐桌别落下东西。
如果是临时停用,其实可以留着服务器当『数字仓库』。不过要记得关闭自动续费,就像长期出差前要关水电闸门。具体怎么做?下篇我会分享服务器休眠技巧,保证既省钱包又保数据安全。
说到删除服务器这个环节,我可要重点提醒各位:千万别急着点删除按钮!上个月我帮客户迁移网站时就遇到个哭笑不得的情况——他以为停止服务就会自动保留数据,结果整整半年的网站内容全打了水漂。这里教大家个双保险法:先在Cloudways控制台找到『Backups』选项手动创建快照(记得选带数据库的全量备份),再去第三方平台比如火客云做个异地备份,毕竟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对吧?
完成备份后进入重头戏:登录控制台直奔『Servers』列表。找到要处理的服务器时别手抖直接点删除——这里有个隐藏坑点,很多新手会忽略必须先点右侧的三个小圆点选择『Stop Server』让它完全停止运行。我有次半夜操作时系统提示『运行中的服务器无法删除』,硬是多等了三小时计费周期才搞定,你说冤不冤?
等状态变成红色停用标识后,再次点击菜单选择『Delete』。这时系统会弹窗让你填写删除原因,建议如实填写方便后续维权。有意思的是,去年我测试时发现选择『成本过高』这个选项,客服居然主动发来优惠码挽留!不过要注意删除后的7天内还能在回收站恢复,超过这个期限就真的说再见了。
说到Cloudways的自动备份功能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默认设置下它会每天凌晨自动备份,但如果你像我一样经常做临时修改,建议在『Backup Settings』里把保留周期从7天调到30天。有次客户误删了产品目录,幸亏我提前设置保留4周备份,才从三周前的存档里找回了关键数据。不过要当心这个功能会产生存储费用,不用的话记得及时关闭哦!
说到彻底告别Cloudways服务,我发现很多朋友容易忽略最后这步关键操作。上周刚帮客户处理过类似问题,当时他以为删了服务器就完事了,结果信用卡账单还是照常扣款。要真正停止所有扣费,必须得走完账户注销流程才行。
具体操作其实不难,但有几个坑要特别注意。首先点击右上角那个用户头像,进入「My Account」页面后,别急着往下拉,重点在页面最底部的危险区域。这里藏着一个「Cancel My Account」的红色按钮,我建议操作前先用手机拍个照留存证据,毕竟账户注销是不可逆的。
勾选同意条款时要注意看细则,特别是数据保留条款。根据云服务商通用规则,有些日志数据可能还会保留30天。记得提前下载好所有发票和账单,我吃过这个亏——有个客户注销后需要报销,结果财务要原始账单折腾了好久。
这里要特别提醒三点:1)账户关联的所有服务器必须已删除,我就遇到过因为残留测试服务器导致注销失败的案例;2)如果有未结清款项会要求先支付,建议在账单周期最后一天操作;3)注册时用的邮箱会进入冷冻期,想重新注册得换新邮箱。
不过说实话,如果不是彻底弃用云服务,我更建议保留账户。之前有客户删号后想重新入驻,结果审核流程比新用户还麻烦。不如直接删光服务器,这样既停止扣费又保留账户资料,想重启业务时也方便。真要删号的话,建议提前把支付方式解绑,避免系统延迟扣款的情况。
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,Cloudways账户就像个贴心的管家,即使你暂时不用服务器了,它依然会默默帮你保管所有设置。我上周刚帮客户处理过这种情况——他们团队项目暂停三个月,原本打算直接注销账号,结果被我拦住了。你想啊,重新注册不仅要再走一遍邮箱验证、支付绑定流程,最头疼的是那些历史数据都要从头配置。
其实有个更聪明的办法:在控制台找到正在运行的服务器,就像收拾暂时不用的房间那样,把主机和附加功能都清理干净。具体操作时记得先做个整站备份,这个步骤就和出门前检查门窗一样重要。然后在Servers页面找到那个红色垃圾桶图标,先停机再删除,整个过程比我昨天煮泡面还快。
为什么要这么麻烦?有次我帮跨境电商客户恢复数据,发现他们半年前注销的账号里存着重要运营日志。后来光是重新提交资质审核就耗了两周,期间错过促销季损失不小。现在遇到需要暂停服务的情况,我都会建议他们保留账户骨架,就像保留房产证那样,等业务重启时能快速复苏。
当然,如果你确定三年五载都不会再用,彻底注销也是个选择。但根据我的经验,80%的用户在半年内都会重新激活服务。想象下旺季突然要上线新项目,结果卡在账号审核环节,那感觉就像赶飞机发现忘带身份证。所以啊,与其彻底说再见,不如给账户放个长假,需要时随时唤醒它。
最后提醒下,清理服务器时记得检查所有关联服务,比如CDN加速或额外存储空间,这些藏在角落的「小零件」最容易持续扣费。处理完不妨登录实时账单页面确认下,确保没有漏网之鱼。毕竟谁也不想每月收到账单时,发现自己一直在为不存在的服务买单吧?